第九章·那個優秀到讓她大開眼界的男同學
關燈
小
中
大
第九章·那個優秀到讓她大開眼界的男同學
等到黎灣將一地的衣服重新收納整理好,祁影把她拉來自己床上坐下。
“你幫我看看,發朋友圈是選這張,還是這張。”
她把手機塞到黎灣手裏,手指左右滑動屏幕。
畫面裏,祁影微微側著頭,笑容燦爛的獨自與冰山合影,身後的藍天大海澄澈得一望無際。
美人美景,相得益彰。
只是僅看了一眼,黎灣就洞悉了這其中的微妙。
這拍照風格太過熟悉,很難辨不出來。
“今早上拍的?”她不動聲色的問。
“嗯,你覺得怎麽樣?”
祁影在其中三張來回滑動,糾結又苦惱,“這幾張我都很喜歡,但是朋友圈只能發九宮格。”
祁影生得漂亮,這組照片或喜、或嬌、或俏,完美詮釋了她的俏皮靈動,各有各的妙。
看得出攝影師用了心。
“我覺得你應該跟微信建議,讓朋友圈開通十八宮格,不然少發哪張都有點可惜。”
“我剛才問其他人,她們也這麽說!”祁影嗔怪的抱怨,“真不是我自戀啊,但凡有一張需要 P 的,我就排除了。”
“那你只能怪自己長得太美,隨便拍都好看。”黎灣笑。
“誰說的?我前男友就拍得很醜,每次都要我罵一通才能勉強拍出幾張能看的。”
她唉聲側倒進被窩,無不感慨,“你別說,李周延還真有點東西,我以前怎麽就沒意識到男人拍照技術的重要性呢?就沖這拍照技術,做他女朋友肯定很幸福。”
窗外的夕陽落到何處了?黎灣不得而知。
南極正值極晝,太陽不分晝夜在天空發光發熱,不知疲憊。
祁影的聲音在耳邊繞,她望著窗外的世外之境,蔚藍如洗,空靈而純凈。
心裏也空落落的。
“黎灣?”祁影喚了她一聲。
“啊?”
“問你吶,”祁影沒覺察她的異樣,耐心的重覆一遍,“李周延大學那女朋友你認識嗎?什麽樣的?漂不漂亮?”
黎灣這才回了神,隨口應付,“...還行吧。”
“還行是什麽意思?”
“就...普通女生。”
祁影眼裏閃過一絲詫異,“他那樣的會喜歡普通女生?”
黎灣想回以一個禮貌的笑,可某種難以言明的苦澀冒上喉嚨,讓她嘴角僵滯得扯不開。
好像從過去到現在,所有人提到李周延的女朋友,都是這麽個反應。
她不禁暗自嘲。也對,各方面都不普通的人,有什麽理由會喜歡普通。
“我聽紀淳說的,他好像很喜歡他那女朋友,你確定那女生普通?問題是你們大學,普通的不可能考得上啊。”
祁影回憶著前幾天與紀淳的閑聊,紀淳也對那女生讚譽有加。能讓他們那種從小就出類拔尖的人稱讚和上心,怎麽也該是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天之驕女才對。
她腦子裏認真分析了幾圈,直覺是黎灣的“普通”標準太高,“你別拿你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啊,不是誰都像你一樣年紀輕輕就當科學家的。”
黎灣無言的看著還在較真琢磨的祁影,心裏徒生無限悲涼。
是啊,年紀輕輕、科學家。
可那又怎樣呢?
她明白兩人對“普通”的理解不同,可她沒辦法告訴祁影,自己說的普通,是更為殘酷的那種。
“你喜歡他那樣的?”
她不想繼續談論這無果的殘酷,若無其事的轉頭問起更關心的另一個問題。
“談不上,感覺這種東西太玄乎。”
祁影回想這段時間與李周延的相處,還真就認真思襯了半刻,得出結論,“我現在沒有對他產生感覺,估計以後也不會。他挺招姑娘喜歡的吧?做他女朋友估計很操心。”
隔壁那幾個姐姐妹妹對李周延一致的高評價,誇他人帥教養好,年紀輕輕,卻非常懂禮周到。這種老少通吃的男生太讓人有危機感,可以是別人的男友,但絕對不能是自己的。
黎灣抿嘴沒說話。
以前不操心,但現在...她說不準。
“要是跟這種男人在一起,他吃飯咳嗽一聲,我立刻就會疑神疑鬼的拷問他:“說!你嗓子眼裏是不是有個女的?!上廁所半天不出來,我當場就會報警說下水道裏有女的拐賣了他!如果手機響一聲,那一定是有妖精來勾搭!響兩聲...完了,他絕對出軌了!”
祁影自己都覺得離譜,搖頭笑得停不下來,“談個戀愛把自己整發瘋了可要不得,我得找個省心聽話的,不然遲早玩完。”
黎灣腦補她說的畫面,也沒忍住噗嗤一下笑出聲。
“但我挺好奇,做他女朋友是不是特別幸福?看他那樣應該對女朋友很不錯。”
或許是祁影的答案讓她放松了警惕,心裏話輕易就脫出了口,“是很好。”說完意識到失言,警惕的看了眼祁影,又欲蓋彌彰的解釋,“從我的角度看很好,不過我跟他也不算熟。”
好在祁影是個心大的人,根本沒把黎灣的心思往那處想。
“那怎麽會分手了?紀淳說他是被甩的那個。”祁影越琢磨越覺得不合理,“他那條件丟哪兒都是香餑餑吧?長得帥、性格好、腦子聰明、家裏有錢、對女朋友還好,這都能被甩?”
“可能...是那女生沒福氣吧。”
***
真的是沒福氣嗎?不是。
如果問 18 歲的黎灣,她這輩子最幸福的三件事,第一件是 10 歲的時候,媽媽帶她來了一次北京;第二件是她考上了北京的大學;第三件,是跟李周延在一起。
前兩件是求仁得仁的確幸,而第三件是花光了所有福氣都不敢相信會降臨的幸運。
她第一次關註到他,是在大學的新生大會上,他作為優秀學生代表,上臺致辭。
李周延在萬眾矚目中走上講臺,向所有同學分享他的學習經歷,侃侃展示著他過往參與的科研項目、他的獎章、他年紀輕輕就榮譽滿身的征途。
是在軍訓結束的第二周。
之前借由軍訓,同學們迅速打成一片,新生裏聚集了不少各省市的狀元榜眼和保送,所以有人問到李周延高考多少分時,他幹脆的答一句“我沒參加高考。”也沒人意外。
那時大家更喜歡閑談起班上有兩個 16 歲的小孩兒,比起群英薈萃,這好像更有意思。
直到那天,李周延站在臺上面對全校師生,周圍的同學交頭接耳,黎灣才第一次聽說那些陌生得讓她窘困的名詞。
“我之前聽說他去年代表國家隊參加 IESO,拿了金牌,居然是真的?!”
“IESO 是什麽?”
“地奧賽!就是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!這你都不知道?”
黎灣懵然的搖搖頭。
她來自貴州黔東南貧困山區的小縣城,相較於什麽都有的北京,那裏的教育資源匱乏又閉塞。
她從小對求學的唯一認知就是好好學習,努力考出好成績。
這一類的競賽,資源和名額不太可能出現在她所在的那所普通中學,甚至是那座縣城。
“之前 CESO,就是國內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賽,他當時就拿了金牌。後來被選去國家隊參加國際賽,又拿金牌。”同學一臉鄭重的給黎灣科普,生怕她不明白這獎的含金量,“全國就選了四個學生代表國家隊去參賽,他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那是黎灣對李周延的第一印象,一個優秀到讓她大開眼界的男同學。
而這個男同學第二次讓她再開眼界,是在地質博物館。
大一下學期時,她和幾個室友周末一起倒地鐵擠公交去地質博物館參觀。
作為地質專業的學生,這裏所涵蓋的地質標本足以讓幾個大學生在館內興奮到走不動路。
當時恰逢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結束不久,部分地質相關課題的獲獎作品在三層的大廳展覽。
黎灣駐足閱讀那些展板上的介紹,一時震驚得瞠目結舌。
參賽者的年紀比她小的不在少數,可那些研究項目課題,涵蓋天南地北,有些黎灣甚至連題目都讀不太明白。
那時的她已經來北京快一年,首都的繁華和先進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著她狹窄的認知。
她見識到太多優秀的同學,那種因為從小見多識廣,腦子裏的知識體系早就形成具象而完善的閉環。對他們而言,學習就是對大腦知識系統的升級,玩著學著就把新知識輕松的錄入了自己的系統,與其他知識融會貫通。
可黎灣不是,她的學習從來都是填鴨式的死記硬背。
她的成績是吃苦熬出來的,她沒見過蘇軾的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”;也不知道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,歷史書上的六國飯店長什麽樣。
她沒見過,更無從切身感受與理解。她的認知永遠只能來自於課本上那幾頁單薄的插圖,那是她對外面世界的所有想象。
她因此有過自卑,有過焦慮,可卻發現那些情緒對她沒有任何幫助,所以只能強迫自己成為了班上最刻苦的人。並不是指望勤能補拙,只是不想讓自己一敗塗地。
畢竟能走到現在,已經是她過去十六年人生裏不可妄想的高度。
她是全市高考狀元、是三次跳級,不滿 16 歲就上大學的城中村學霸、是上過當地報紙頭版的山區驕傲。
即便到北京後,黯淡得毫不起眼。
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又豈是“刻苦”兩字就能消減,很多事情,你連認命都顯得不自量力。
室友小藝見她駐足,也跟著湊過來看,見那塊展板上展示的是北極冰川觀測的地質現象照片,就隨口提起,“你對這比賽感興趣?那你可以問問李周延,他之前參加過。我記得他的研究成果還在這裏展出過,好像就是擺在你面前這個位置。”
那是第二次有人跟黎灣談起李周延,她依然是那副不知所以然的懵。
“他的研究成果在這裏展示過?”
“對呀,就是我上高中的時候。當時學校組織來參觀研學,我記得很清楚,他發表的課題是《北極圈 4 號島嶼的 2 號冰川不同海拔梯度環境對北極罌粟生長的影響》。”
且先不論這高深的研究課題早就遠遠超出了高中生的學習範疇。
北極...
地球最北端、到處是白茫茫的冰川雪原、很冷、好像北極圈附近有少量人居住...然後...沒了。
黎灣翻遍腦子裏所有認知,湊不出一個關於北極的具象世界。
“那麽遠...他怎麽研究?”
“聽說是家裏包船去的北極。當時巡展的時候,除了他的研究報告,還附贈好多不同海拔生態系統的對比照片,布置了樣方統計觀察北極罌粟群落。他攝影技術很不錯,拍攝的當地動物、植物、人類活動遺留的痕跡,像風光大片一樣。”
後來的很多年,黎灣時常回想起與李周延相處的那些點點滴滴,他對她偶爾流露捉襟見肘的包容,她不是沒有感受。可那時的她沈浸在戀愛的歡欣裏,時間久了,被愛情庇護著,竟真就相信了相愛的人是平等的。
她忘了那個年代,單是去北極旅行一次,可能就得花掉二三線城市中產家庭一整年的收入。
李周延的科研項目不在旅行線路範疇,那座島也不對外開放。
而她,來自貧困山區小縣城的城中村。
他十幾歲包下的那艘去北極的船,是可以從黑社會手裏買回她爸一百條命的價錢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等到黎灣將一地的衣服重新收納整理好,祁影把她拉來自己床上坐下。
“你幫我看看,發朋友圈是選這張,還是這張。”
她把手機塞到黎灣手裏,手指左右滑動屏幕。
畫面裏,祁影微微側著頭,笑容燦爛的獨自與冰山合影,身後的藍天大海澄澈得一望無際。
美人美景,相得益彰。
只是僅看了一眼,黎灣就洞悉了這其中的微妙。
這拍照風格太過熟悉,很難辨不出來。
“今早上拍的?”她不動聲色的問。
“嗯,你覺得怎麽樣?”
祁影在其中三張來回滑動,糾結又苦惱,“這幾張我都很喜歡,但是朋友圈只能發九宮格。”
祁影生得漂亮,這組照片或喜、或嬌、或俏,完美詮釋了她的俏皮靈動,各有各的妙。
看得出攝影師用了心。
“我覺得你應該跟微信建議,讓朋友圈開通十八宮格,不然少發哪張都有點可惜。”
“我剛才問其他人,她們也這麽說!”祁影嗔怪的抱怨,“真不是我自戀啊,但凡有一張需要 P 的,我就排除了。”
“那你只能怪自己長得太美,隨便拍都好看。”黎灣笑。
“誰說的?我前男友就拍得很醜,每次都要我罵一通才能勉強拍出幾張能看的。”
她唉聲側倒進被窩,無不感慨,“你別說,李周延還真有點東西,我以前怎麽就沒意識到男人拍照技術的重要性呢?就沖這拍照技術,做他女朋友肯定很幸福。”
窗外的夕陽落到何處了?黎灣不得而知。
南極正值極晝,太陽不分晝夜在天空發光發熱,不知疲憊。
祁影的聲音在耳邊繞,她望著窗外的世外之境,蔚藍如洗,空靈而純凈。
心裏也空落落的。
“黎灣?”祁影喚了她一聲。
“啊?”
“問你吶,”祁影沒覺察她的異樣,耐心的重覆一遍,“李周延大學那女朋友你認識嗎?什麽樣的?漂不漂亮?”
黎灣這才回了神,隨口應付,“...還行吧。”
“還行是什麽意思?”
“就...普通女生。”
祁影眼裏閃過一絲詫異,“他那樣的會喜歡普通女生?”
黎灣想回以一個禮貌的笑,可某種難以言明的苦澀冒上喉嚨,讓她嘴角僵滯得扯不開。
好像從過去到現在,所有人提到李周延的女朋友,都是這麽個反應。
她不禁暗自嘲。也對,各方面都不普通的人,有什麽理由會喜歡普通。
“我聽紀淳說的,他好像很喜歡他那女朋友,你確定那女生普通?問題是你們大學,普通的不可能考得上啊。”
祁影回憶著前幾天與紀淳的閑聊,紀淳也對那女生讚譽有加。能讓他們那種從小就出類拔尖的人稱讚和上心,怎麽也該是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天之驕女才對。
她腦子裏認真分析了幾圈,直覺是黎灣的“普通”標準太高,“你別拿你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啊,不是誰都像你一樣年紀輕輕就當科學家的。”
黎灣無言的看著還在較真琢磨的祁影,心裏徒生無限悲涼。
是啊,年紀輕輕、科學家。
可那又怎樣呢?
她明白兩人對“普通”的理解不同,可她沒辦法告訴祁影,自己說的普通,是更為殘酷的那種。
“你喜歡他那樣的?”
她不想繼續談論這無果的殘酷,若無其事的轉頭問起更關心的另一個問題。
“談不上,感覺這種東西太玄乎。”
祁影回想這段時間與李周延的相處,還真就認真思襯了半刻,得出結論,“我現在沒有對他產生感覺,估計以後也不會。他挺招姑娘喜歡的吧?做他女朋友估計很操心。”
隔壁那幾個姐姐妹妹對李周延一致的高評價,誇他人帥教養好,年紀輕輕,卻非常懂禮周到。這種老少通吃的男生太讓人有危機感,可以是別人的男友,但絕對不能是自己的。
黎灣抿嘴沒說話。
以前不操心,但現在...她說不準。
“要是跟這種男人在一起,他吃飯咳嗽一聲,我立刻就會疑神疑鬼的拷問他:“說!你嗓子眼裏是不是有個女的?!上廁所半天不出來,我當場就會報警說下水道裏有女的拐賣了他!如果手機響一聲,那一定是有妖精來勾搭!響兩聲...完了,他絕對出軌了!”
祁影自己都覺得離譜,搖頭笑得停不下來,“談個戀愛把自己整發瘋了可要不得,我得找個省心聽話的,不然遲早玩完。”
黎灣腦補她說的畫面,也沒忍住噗嗤一下笑出聲。
“但我挺好奇,做他女朋友是不是特別幸福?看他那樣應該對女朋友很不錯。”
或許是祁影的答案讓她放松了警惕,心裏話輕易就脫出了口,“是很好。”說完意識到失言,警惕的看了眼祁影,又欲蓋彌彰的解釋,“從我的角度看很好,不過我跟他也不算熟。”
好在祁影是個心大的人,根本沒把黎灣的心思往那處想。
“那怎麽會分手了?紀淳說他是被甩的那個。”祁影越琢磨越覺得不合理,“他那條件丟哪兒都是香餑餑吧?長得帥、性格好、腦子聰明、家裏有錢、對女朋友還好,這都能被甩?”
“可能...是那女生沒福氣吧。”
***
真的是沒福氣嗎?不是。
如果問 18 歲的黎灣,她這輩子最幸福的三件事,第一件是 10 歲的時候,媽媽帶她來了一次北京;第二件是她考上了北京的大學;第三件,是跟李周延在一起。
前兩件是求仁得仁的確幸,而第三件是花光了所有福氣都不敢相信會降臨的幸運。
她第一次關註到他,是在大學的新生大會上,他作為優秀學生代表,上臺致辭。
李周延在萬眾矚目中走上講臺,向所有同學分享他的學習經歷,侃侃展示著他過往參與的科研項目、他的獎章、他年紀輕輕就榮譽滿身的征途。
是在軍訓結束的第二周。
之前借由軍訓,同學們迅速打成一片,新生裏聚集了不少各省市的狀元榜眼和保送,所以有人問到李周延高考多少分時,他幹脆的答一句“我沒參加高考。”也沒人意外。
那時大家更喜歡閑談起班上有兩個 16 歲的小孩兒,比起群英薈萃,這好像更有意思。
直到那天,李周延站在臺上面對全校師生,周圍的同學交頭接耳,黎灣才第一次聽說那些陌生得讓她窘困的名詞。
“我之前聽說他去年代表國家隊參加 IESO,拿了金牌,居然是真的?!”
“IESO 是什麽?”
“地奧賽!就是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!這你都不知道?”
黎灣懵然的搖搖頭。
她來自貴州黔東南貧困山區的小縣城,相較於什麽都有的北京,那裏的教育資源匱乏又閉塞。
她從小對求學的唯一認知就是好好學習,努力考出好成績。
這一類的競賽,資源和名額不太可能出現在她所在的那所普通中學,甚至是那座縣城。
“之前 CESO,就是國內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賽,他當時就拿了金牌。後來被選去國家隊參加國際賽,又拿金牌。”同學一臉鄭重的給黎灣科普,生怕她不明白這獎的含金量,“全國就選了四個學生代表國家隊去參賽,他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那是黎灣對李周延的第一印象,一個優秀到讓她大開眼界的男同學。
而這個男同學第二次讓她再開眼界,是在地質博物館。
大一下學期時,她和幾個室友周末一起倒地鐵擠公交去地質博物館參觀。
作為地質專業的學生,這裏所涵蓋的地質標本足以讓幾個大學生在館內興奮到走不動路。
當時恰逢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結束不久,部分地質相關課題的獲獎作品在三層的大廳展覽。
黎灣駐足閱讀那些展板上的介紹,一時震驚得瞠目結舌。
參賽者的年紀比她小的不在少數,可那些研究項目課題,涵蓋天南地北,有些黎灣甚至連題目都讀不太明白。
那時的她已經來北京快一年,首都的繁華和先進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著她狹窄的認知。
她見識到太多優秀的同學,那種因為從小見多識廣,腦子裏的知識體系早就形成具象而完善的閉環。對他們而言,學習就是對大腦知識系統的升級,玩著學著就把新知識輕松的錄入了自己的系統,與其他知識融會貫通。
可黎灣不是,她的學習從來都是填鴨式的死記硬背。
她的成績是吃苦熬出來的,她沒見過蘇軾的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”;也不知道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,歷史書上的六國飯店長什麽樣。
她沒見過,更無從切身感受與理解。她的認知永遠只能來自於課本上那幾頁單薄的插圖,那是她對外面世界的所有想象。
她因此有過自卑,有過焦慮,可卻發現那些情緒對她沒有任何幫助,所以只能強迫自己成為了班上最刻苦的人。並不是指望勤能補拙,只是不想讓自己一敗塗地。
畢竟能走到現在,已經是她過去十六年人生裏不可妄想的高度。
她是全市高考狀元、是三次跳級,不滿 16 歲就上大學的城中村學霸、是上過當地報紙頭版的山區驕傲。
即便到北京後,黯淡得毫不起眼。
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又豈是“刻苦”兩字就能消減,很多事情,你連認命都顯得不自量力。
室友小藝見她駐足,也跟著湊過來看,見那塊展板上展示的是北極冰川觀測的地質現象照片,就隨口提起,“你對這比賽感興趣?那你可以問問李周延,他之前參加過。我記得他的研究成果還在這裏展出過,好像就是擺在你面前這個位置。”
那是第二次有人跟黎灣談起李周延,她依然是那副不知所以然的懵。
“他的研究成果在這裏展示過?”
“對呀,就是我上高中的時候。當時學校組織來參觀研學,我記得很清楚,他發表的課題是《北極圈 4 號島嶼的 2 號冰川不同海拔梯度環境對北極罌粟生長的影響》。”
且先不論這高深的研究課題早就遠遠超出了高中生的學習範疇。
北極...
地球最北端、到處是白茫茫的冰川雪原、很冷、好像北極圈附近有少量人居住...然後...沒了。
黎灣翻遍腦子裏所有認知,湊不出一個關於北極的具象世界。
“那麽遠...他怎麽研究?”
“聽說是家裏包船去的北極。當時巡展的時候,除了他的研究報告,還附贈好多不同海拔生態系統的對比照片,布置了樣方統計觀察北極罌粟群落。他攝影技術很不錯,拍攝的當地動物、植物、人類活動遺留的痕跡,像風光大片一樣。”
後來的很多年,黎灣時常回想起與李周延相處的那些點點滴滴,他對她偶爾流露捉襟見肘的包容,她不是沒有感受。可那時的她沈浸在戀愛的歡欣裏,時間久了,被愛情庇護著,竟真就相信了相愛的人是平等的。
她忘了那個年代,單是去北極旅行一次,可能就得花掉二三線城市中產家庭一整年的收入。
李周延的科研項目不在旅行線路範疇,那座島也不對外開放。
而她,來自貧困山區小縣城的城中村。
他十幾歲包下的那艘去北極的船,是可以從黑社會手裏買回她爸一百條命的價錢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